多情剑客无情剑
《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名《风云第一刀》细腻的写尽了情感纠葛,恩恩怨怨,曲曲折折。
纵观古龙总体的作品并不是都像《多情剑客无情剑》这样委屈伤感动人,这样


绵绵。
李寻

这样一个人物是古龙小说中的特例。
《多情剑客无情剑》读起来很感人恨煽情,仔细分析就能看出古龙在这部作品的写作中充満了自哀自怜的自恋情节的。
古龙简直就是照着自我美化的形象去塑造李寻

这样一个人物的。
古龙把自己的情节和寂寞写进了书中,书中很多描写李寻

的话实际上是古龙的自况。
比如一开始写李寻

的寂寞:
“他不但已觉得疲倦,而且觉得很厌恶,他平生最厌恶的就是寂寞,但他却时常与寂寞为伍。”
“人生本就充満了矛盾,任何人都无可奈何”李寻

是一个很孤独很可怜得人,他的爱喝酒都是古龙的自况。
古龙写李寻

“每个练武得人,武功练到了颠峰时,都会觉得很寂寞,因为到了那时,他就很难再找到一个真正的对手。”
古龙此时境界大⾼,內心感受到了一种超越常人的颠峰状态,和李寻

这种“独孤求败”的感受又是一致的。
小说中借孙老先生的口说“一个真正的⾼手活在世上,必定是寂寞的,因为别人只能看到他们辉煌的一面,却看不到他们牺牲的代价,所以

本没有人能了解他”
这正代表了古龙在这段时间內奋发向上的思想状态,古龙自己在鼓励自己“要好好的活下去”
正因为古龙有这种要好好做人的惨淡勇气,才会创造出他历史上的辉煌阶段。
《多情剑客无情剑》无疑具有极⾼的艺术价值,其中有古龙向上的

情。
湾台著名作家曹正群曾经评价说:“它不仅是一部阐明武学真谛的书,还是一部写尽人世间世态炎凉的人情历史画,更是一部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的警世名著。”
曹正群的评价无疑是很有道理的。
古龙写《多情剑客无情剑》从语言上真正创造了一种全新的写作手法。
古龙写武侠小说已经像是在写诗了。
而且所有诗意描写的地方都是情景

融,非常贴切的和小说的故事有机结合在一起。
有人批评古龙的这种独特的行文和排列方式。
这种写法正是古龙的新和变的所在。
这种写法已经冶景与化境,能说它没有诗意吗?
而除了古龙,谁有如此匠心妙笔?谁又做过如此的尝试?
古龙真的是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文体,古龙之后不仅是武侠作家,许多纯文学作家都开始学习和昅收古龙的这种写作文体的技巧。
《多情剑客无情剑》写出了一种文化中的“侠的风流”直接继承了国中古代侠文化中的道家的道化的侠文化传统,并具有自觉的能动意识。
李寻

这种大侠是金庸小说中绝对没有出现过的。
金庸笔下的大侠是⾼大全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李寻

这样侠的形象却是平民化的,表现的是个体的觉醒,自由的追求,对人

枷锁的解放。
李寻

无疑具有种种缺点。但李寻

却让我们觉得亲切有一种缺陷的审美。
金庸笔下的大侠表现的是阶级的理想,古龙笔下的侠开始出现了一种更能慰抚
民人大众的受创的个人的雅望。
仅仅是金庸的那种大侠形象是不够的,残缺的自有古龙起,国中文化上的侠的含义才真正的丰満自怡起来。
许多文化人极⾼的推崇金庸,而轻易的放过古龙,难道他们没有认识到金庸的这种局限

?
如果那样,这些人对金庸的崇拜就有盲目的嫌疑了。
古龙的小说首先突破了“复仇比武,报恩,学艺”这样的唐代文言武侠小说中确立起来的场景模式。
《多情剑客无情剑》更是抛弃了学艺这种老掉牙的

悉情节,小李飞刀李寻

一出场便已经是武功卓越奇技蔵⾝得了。
有人批评古龙小说的武林⾼手的功夫如空⽳来风,没有

代没有来龙去脉,好像一个人从娘胎里出来就已经是⾼手似的。
这种批评实在是⽪相之谈,恋小说构造的基本知识都不知道,实在不⾜与言。
武侠小说本来就是虚构的,作者和读者心中有数,对武侠的奇异和脫离现实之处是心领神会的,决不会钻牛角尖而不出来的。
金庸在倚天中写赵敏生张无忌不了解他的情谊的气,啪的打了他一巴掌“跳过两幢,一片森林后就不见踪影了”如果读者一定要问赵敏怎么做到的,恐怕连金庸都要奉劝这位读者不要再读武侠小说了。
古龙的不再据于旧派武侠小说中一招一式的描写,小李飞刀的神奇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古龙自己也曾经说过:“他的刀本来就是个象征,象征着光明和正义的力量他的刀既不是兵器也不是暗器,而是一种让人振奋的精神力量…”
《多情剑客无情剑》对友情的描写也比以往的题材处理的更深刻。
“男人间那种肝胆相照,生死与共的义气甚至比爱情更伟大更感人。
其实武侠小说里的排行榜是很多的,甚至慕容美的《风云榜》就是以这个为名字。但是最有名的排行榜是古龙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提出的兵器谱。古龙小说里有排名的记忆中只有这个兵器谱,但是他却影响深远。以至于兵器谱成为流行词汇之一。
然而我们仔细看兵器谱,发现很有趣的几个地方。首先,书里并没有把这个排名完整的排出来,甚至十大⾼手里缺了第六位(我还曾经猜测那是叶开的先⽗),而第十位东海⽟箫是在九月鹰飞里才出场的。还有,这份排名十几年都没有修改过。这样的排名为何依然如此知名?
我自己的看法,兵器谱之所以如此闻名,一方面是书写得实在不错,而兵器谱里的家伙们也各有特⾊。而另外一方面,古龙通过兵器谱中人的不同命运,阐述了他自己的武侠观:
1,排名第一的天机

死于排名第二的上官金虹手里,说明武功一途,如逆⽔行舟,不进则退。孙老头说起理论来是一套一套的,但是却已收手很多年,加之年纪变大,精力渐衰,自然不是野心


的上官金虹对手。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已经习惯了⾼处,于是他开始有点恐惧,渐渐的开始逃避,久了就真的什么都不能做了;
2,而上官金虹死于排名第三的李寻

手里,说明两件事:首先,人不能太自信。上官金虹有很多机会可以将李寻

杀死,却为了想试试自己是否可以接住小李飞刀而丧命。其次,仁者无敌。李寻

的胜利乍看是上官金虹轻敌的结果,但是不管怎样,他的结果证明了一件事,那就是代表仁爱和正义的小李飞刀是没有人能够接得住的。李寻

出道那么久,刀下没有妄杀一人。只有这样的刀才是完美的刀;
3,榜上无名的荆无命、阿飞击败了不少兵器谱中人,说明江湖之大,奇人辈出。永远不要轻视那些默默无名的人。有很多人只是没有那个机会,或者是没有那种

望,但是不表示他们没有实力。这里当然不是说嵩

铁剑有这个意思,只是郭嵩

一心想和上官金虹过招,却不料连荆无命都可以轻易取其

命。也是时运不济。
m.HuzI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