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封神演义 作者:许仲琳免费:第一百回
《封神演义》是明代小说家许仲琳所写的一篇小说。主要以姜子牙辅佐周室(周文王、周武王)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阐教、截教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包含了大量民间传说和神话。有姜子牙、哪吒、杨戬等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最后以姜子牙封诸神和周武王封诸侯结尾。
-
本经阴符七术 作者:鬼谷子免费:损悦法灵蓍
《本经符七术》在国中古代的哲学和兵学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也作为道教的一部重要道经,历代对它的注解都不在少数。《本经符七术》、《持枢》、《中经》,道藏编著《鬼⾕子》下卷,有人称为外篇。"本",是本的意思;"本经",主要讨论神修养。"符",强调谋略的隐蔽与变化莫溯。《鬼⾕子》上中卷十四篇(今存十二篇),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本经符七术》则集中于养神蓄锐之道。《本经符七术》前三篇说明如何充实意志,涵养神。后四篇讨论如何将内在的神运用于外,如何以内在的心神去处理外在的事物。
-
诗经原文及翻译 作者:佚名免费:殷武
《诗经》是国中最早的诗歌总集。收⼊自西周初年至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另外还有6篇有题目无内容,即有目无辞,称为笙诗),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本书主要包括了诗经原文,诗经翻译,诗经译文,诗经赏析等以供大家阅读
-
千金方 作者:孙思邈免费:小儿病第九
《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国中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国中最早的临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临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千金要方》总结了唐代以前医学成就,书中首篇所列的《大医诚》、《大医习业》,是中医学伦理学的基础;其妇、儿科专卷的论述,奠定了宋代妇、儿科立独的基础;其治内科病提倡以脏腑寒热虚实为纲,与现代医学按系统分类有相似之处;其中将飞尸鬼疰(类似肺结核病)归⼊肺脏证治,提出霍因饮食而起,以及对附骨疽(骨关节结核)好发部位的描述、消渴(糖病)与痈疽关系的记载,均显示了相当⾼的认识⽔平;针灸孔主治的论述,为针灸治疗提供了准绳,阿是的选用、“同⾝寸”的提倡,对针灸取的准确颇有帮助。因此,《千金要方》素为后世医学家所重视。《千金要方》还传至国外,产生了一定影响。
-
喻世明言 作者:冯梦龙免费:卷四十
《喻世明言》是明末冯梦龙纂辑的⽩话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最初版本名为《古今小说》,全称《全像古今小说》。后重印改名为《喻世明言》,以与“三言”其他作品书名相配。全书40卷,每卷1篇,共计40篇。它和《通言》、《恒言》一样,为宋元明话本小说。《喻世明言》中故事产生的时代,包括宋、元、明三代,其中多数为宋元旧作话本,例如“史弘肇龙虎君臣会”、“宋四公大闹魂张”,少数为明朝拟话本,例如“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另外有些是明人对宋元旧作的改编加工,例如“新桥市韩五卖情”、“闹司司马貌断狱”等。由于产生年代不同,因此在内容、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又因为属于同一个小说发展系统,其题材也都和城市生活联系密切,所以各篇之间还有很多共通之处。其中“金⽟奴打薄情郞”谴责了负心男子对情的不忠;“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描写了对失⾝子旧情难忘而破镜重圆;“羊角哀舍命全”、“吴保安弃家赎友”、“范巨卿黍死生”等则歌颂了不计生死利害而忠于友情的神;而“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木绵庵郑虎臣报冤”、“杨八老越国奇逢”则触及了异族⼊侵、权臣误国等现实政治题材。《喻世明言》还收录和改编了一些历史传奇故事,例如“晏平仲二桃杀三士”。此外,《喻世明言》各篇小说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主题涵盖情、婚姻、朋友情义等,展现了当其时的社会百态。
-
冲虚经 作者:列子免费:08章 说符(译文)
《冲虚经》属于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相传为列子及其学派所撰。其思想主旨接近老庄,追求了一种冲虚自然的境界。在《冲虚经》的种种名言及寓言故事里,都体现了道家对神自由的心驰神往,而它宏阔的神野、当的议论和优美的文笔又使人领略到子学著述隽秀、凝炼而警拔的散文之美。 该书又名《列子》,是仅次于《庄子》的又一道家名著,文章多采用寓言,说理生动有趣而且透彻,是诠释《老子》的上佳作品。
-
徐霞客游记 作者:徐弘祖免费:溯江纪源 / 江源考
《徐霞客游记》是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弘祖(一作宏祖,号霞客)经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山、⻩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记》、《江右游记》、《楚游记》、《粤西游记》、《黔游记》、《滇游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记述作者1613~1639年间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
鬼谷子 作者:佚名免费:全篇
《鬼⾕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先生后学者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子》共有十四篇,其中第十三、十四篇已失传。
-
阴符经 作者:佚名免费:下篇
《符经》又称《⻩帝符经》与《混元符经》相配,论涉养生要旨、气功、房中等方面。关于成书有人说⻩帝,有人说是战国时的苏秦,近代学者多认为其成书于南北朝。作为一部⾼度炼的道教经书,《⻩帝符经》正如其他许多具有理神之道教学者所撰之作品一样,不是简单因袭易学义理派的言辞,而是运用其义理思维,以《易》通《老》,演述“神仙抱一之道”、“富国安人之法”、“强兵战胜之术”,全书以隐喻论述养生,愚者不查谓兵法权谋等说或谓苏秦之“太公符之谋”皆离旨甚远。如道教《纯演正孚佑帝君既济真经》,通篇全部以军事术语写成,不知者初见会认定是一篇兵书。因此李筌、张果老、朱熹等人曾先后为《符经》作注。朱熹虽然认为其伪但认为“非深于道者不能作”。《符经》旧题⻩帝撰,所以也叫做《⻩帝符经》。因而有题称伊尹、太公、范蠡、鬼⾕子、张良、诸葛亮等注解。这一说,最不合理。宋⻩庭坚说:“《符经》出于唐李筌。读其文,知非⻩帝书也”,“又妄托子房、孔明诸贤训注,尤可笑。惜不经柳子厚一掊击也”。好事者说⻩帝撰经,并且假托太公、张良等作注,这些都是显明的依托古人说法,不可置信。自唐李筌为《符经》作注,以后累朝均不乏好事者步其后尘,迨至晚清,《符经》注解本已不下百余种,今仅存于明《正统道藏》的便有二十四种。注解虽多,但众说纷纭,见解芜杂。
-
清史稿 作者:赵尔巽免费:卷五百二十九 列传三百十六
清史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1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清史稿》是由华中民国初年特设的清史馆编修的,以馆长赵尔巽任主编,缪荃孙、柯劭忞等为总纂,另设纂修、协修、提调、校勘等职。参加编写工作的先后有一百多人。《清史稿》于1914年开始编纂,1920年编成初稿,1926年修订一次,1927年秋大致完稿,前后历时十四年。对于这样一部有清一代的正史,“本应详审修正,以冀减少疵颣”但“以时事之艰虞,学说之庞杂”,尤其因主编赵尔巽“年齿之迟暮,再多慎重,恐不及待”。于是就委托袁金铠经办发刊和校刻事宜。于1928年刊印,1929年发行。
-
玉娇梨 作者:张匀免费:第20回 锦上锦大家如愿
⽟娇梨又名《双美奇缘》,长篇小说,清初张匀著,全书20回。 鲁迅《国中小说史略》认为本书成于明朝,属于才子佳人小说;称“有法文译……故在外国特有名,远过于其在国中。” 主要写青年才子苏友⽩与宦家姐小⽩红⽟(又名无娇),卢梦梨为了情经历了种种磨难,最终大团圆的情故事,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其中两个女主人公格鲜明,各有特,苏友⽩为求佳人,不惜一切,也显示出独特的胆识和纯真的格。该故事曾先后被译为法,英,德文,在国外有较大影响。1821年(清道光年元年)这部小说就被译成了法文,紧接着又出现了英文和德文译本。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其《历史哲学》中也提到了《⽟娇梨》,可见其影响的深⼊。
-
醒世恒言 作者:冯梦龙免费:卷四十
《醒世恒言》,⽩话短篇笔记集。明末冯梦龙纂辑。始刊于1627年(明天启七年)。其题材或来自民间事实,或来自史传和唐、宋故事。除少数宋元旧作外,绝大多数是明人作品,部分是冯氏拟作。形象鲜明,结构充实完整,描写细腻,不同程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市民思想情。但有些作品带有封建说教、因果报应宣传和情渲染。《醒世恒言》同作者之前刊行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一起,合称《三言》,是最重要的国中古代⽩话短篇笔记集之一。通常亦与凌濛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并称,称为“三言二拍”。
-
宫女卷 作者:佚名免费:珍贵妃凄凉的后宫生涯
在⾼雷泽不远的地方,有两条小河,一条南,名叫沩⽔;一条北,名叫-⽔,舜就住在这里。那晚他做了个梦,梦见自己抖散了头发,在那里栉沐,但觉两道眉也渐渐地长起来,竟长得和头发一样齐,拖在地上。醒来后想到:“人的百体,发居最上,仿佛是家国的最⾼地位一般。其次便是眉,它的位置也不低。现在我梦眉与发齐,不要是天子听了人的荐举,竟来叫我,使我代行天子的职权,和天子一样么?”但终于还是觉得异想天开,是⽩做梦,狠狠地打了自己一耳光,披了——到田间去劳作。
-
心经 作者:玄奘译免费:心经
《般若波罗多心经》也称为《摩诃般若波罗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般若经系列中一部言简义丰、博大深、提纲挈领、极为重要的经典,为大乘佛教出家及在家佛教徒常背诵的佛经。现以唐代三藏法师玄奘译本为最行。
-
容斋随笔 作者:洪迈免费:小贞大贞
《容斋随笔》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的结晶。本页面仅包含《容斋随笔》16卷内容。
-
-
全唐文 作者:佚名免费:第10部 卷一千
《全唐文》编次为:“首诸帝,次后全唐文 妃,次宗室诸王,次公主;五代亦依此序次,十国主附五代后;次臣工,次释道,次闺秀。至宦官四裔,各文无可类从,附编卷末。”清原藏有《唐文》稿本一百六十册(据陈其元《庸闲斋笔记》卷一,其编者为陈邦彦),清仁宗认为它“体例未协,选择不”,于是下令重编。该书即在这一稿本基础上,用《文苑英华》﹑《唐文粹》等总集补其缺略,又从《永乐大典》辑录了唐文的单篇残段,并旁采他书和金石资料编校而成。它汇集了唐朝及五代的文章,为学者查阅使用这些资料提供了方便。但该书在编纂、考订上还有不少缺点,包括文章漏收、误收、重出,作者错,题目和正文的讹,小传记事不确,采用的书不注出处等等。清劳格和现代学者岑仲勉在读本书的《札记》中(见劳著《读书杂识》﹑岑著《人唐行第录》)曾举出上述问题约四五百条。
-
说唐全传 作者:陈汝衡改免费:第六十六回
清代长篇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共68回,简称《说唐》。后与《说唐演义后传》、《说唐三传》合刻,改名《说唐全传》。著者如莲居士。明代描述隋唐兴废争战的小说大兴,先后出现罗贯中《隋唐两朝志传》、林瀚《隋唐志传通俗演义》、熊大木《唐书志传通俗演义》、袁于令《隋史遗文》、诸圣邻《大唐秦王词话》诸书,清康熙年间又有褚人获《隋唐演义》刊行。这一类著作多本正史纪传,益以唐宋杂说,形成一种系统。而《说唐》虽与《隋史遗文》梗概略同,却独能广泛取民间传说而加以敷演,不拘泥于史实,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学彩。《说唐传》以瓦岗寨群雄风云际会为中心,铺叙自秦彝托孤、随文帝平陈,到唐李渊削平群雄、李世民登极称帝为止的故事,着力描绘了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尉迟恭等传奇人物。其中不少故事情节很引人,如秦琼卖马、程咬金劫王杠等,可说是妇孺皆知。人物描写虽说线条犷,却也形象鲜明、生动。因此,这部书在民间传很广,影响很大。《说唐》六十八回本一般认为产生于清雍正年间,版本众多,有崇德书院本、观文书屋本、圣德堂本、善成堂本、会文堂本、渔古山房本等等,以及更多的早已湮没无闻的不知名的坊刻本,1961年后还出现了曲艺理论家陈汝衡改写的六十六回本。
-
草莽英雄 作者:高阳免费:第三十五章
嘉靖二十六年六月,本的贡船,同时也是“勘合贸易”船,到达明朝唯一开放给本的宁波海口。共是四艘双桅大帆船,六百名⾝分极其复杂的本人——其中大部分是本九州西南,如长崎、萨摩、大隅一带的的海盗,国中人叫他们“倭寇”。
-
金刚经 作者:佚名免费:应化非真
《金刚经》是佛教重要经典。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鸠摩罗什所译全名为《金刚般若(bōrě)波罗经》,唐玄奘译本则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经》,梵文 Vajracchedika-praj?āpāramitā-sūtra。《金刚经》传⼊国中后,自东晋到唐朝共有六个译本,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经》最为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译本,《能断金刚般若波罗经》共8208字,为鸠摩罗什译本的一个重要补充。其他译本则传不广。
-
海上花列传 作者:韩邦庆免费:第64回 吃闷气怒拚缠臂金 中暗
《海上花列传》是清末小说,作者韩邦庆。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内容是写清末国中海上十里洋场中的院生活,涉及当时的官场、商界及与之相链接的社会层面。《海上花列传》是最著名的吴语小说,也是国中第一部方言小说。后世张玲曾将其翻译为国语,命名为《海上花》。
-
资治通鉴 作者:司马光免费:后周纪五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国中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国中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
声律启蒙 作者:车万育免费:十五 咸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按韵分编,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它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这类读物,在启蒙读物中独具一格,经久不衰。明清以来,如《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等书,都是采用这种方式编写,并得以广泛传。
-
文心雕龙 作者:刘勰免费:序志
《文心雕龙》是国中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作者:黄仁宇免费:33、元顺帝
这是一部有关国中自先秦至元末历史的漫笔集。《赫逊河畔谈国中历史》一书,列举了从秋战国到元顺帝北撤约2000年历史中的几十个重要人物,细致⼊微的分析了国中历史进程因果。以人物为中心,通过其人其事及在历史关键处的作为,探究国中历史和文化的特点,并以今天的立场加以分析。作者治史,每每从常人不经意的细节处⼊手,挖掘出极富启发的新见,娓娓叙来,发人深省。《赫逊河畔谈国中历史》所包括的内容自先秦至元末。其重点则在用“大历史观”论述国中历史,及表彰国中历史有它的特,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裂分的阶段,前后连贯。各篇虽大致以人物传记之体裁为主,所叙事之影响,已远逾当时人之人⾝经验。本书和⻩仁宇的其他作品一样也较好地体现作者深厚的知识底蕴及其对国中历史的深刻领悟,亦深刻表现了作者的“大历史观”。
-
二刻拍案惊奇 作者:凌濛初免费:卷四十
《二刻拍案惊奇》为拟话本小说集。明末凌濛初编著。于1632年(崇桢五年)成书刊行,与作者前著《初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四十卷,每卷一篇,共四十篇,其中卷二十三《大姐魂游完宿愿,小姨病起续前缘》,与《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相同,卷四十已亡佚,补录杂剧《宋公明闹元宵杂剧》以充数。作者自称系“偶戏取古今所闻一二奇局可纪者演而成说”,题材大多取自前人。该书的思想内容是比较复杂,但从总体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新兴的市民阶层的思想观念,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中也有不可否定的健康成分。在国中文学史上有较重要的影响。
-
中国历代大儒 作者:舒大刚免费:第44章 文化巨人 唐君毅(19
儒学是国中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基本上成了国中文化的代名词。本书是国中历代大儒评传,读者于此可见历代大儒的生平业绩、生活风采和学术特,也可略知国中儒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历史。
-
汉书 作者:班固免费:叙传下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国中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
新编绘图今古奇观 作者:陈志平免费:第八十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今古奇观》是一部⽩话短篇小说的选集,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本书中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广泛而深⼊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情(有些作品,虽与市民无关,但却是从市民的眼光去理解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思想)。几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读起来,还觉得亲切有味,娓娓动人,而被作者们沁人心脾的艺术笔触所引。本书共选了70篇。
-
清官册、假官真做 作者:高阳免费:第四节
讲“三藩之”已经四年了,局势的演变,证明皇帝所作的“撤藩”的决定是睿智的。三藩悉索敝赋地征敛了百姓的脂膏,去填他们的贪壑,照这样子岁糜巨饷,何时才能修⽔利、劝⿇桑、兴文教,与民休息,出现太平岁月?这一连串的疑问,从康熙皇帝十四岁亲政时,就已困扰着他。于是他一方面用武力解决三藩之,一方面勤政志国,任用汤斌、陆陇其与张伯行等理学名臣,使得康熙一朝清官最多。